新學期伊始
學子們懷揣希冀
踏上返校之旅
但同時
詐騙分子也“蠢蠢欲動”
開始精心謀劃
專門針對家長們的騙局
這些“老師”是假的,別信!
近日
江蘇無錫一小學微信班級群
“老師”連續發了幾條消息
“預交新學期的練習冊和資料費”
“每個學生500元,支付寶掃碼支付”
對方以老師的身份
在班級群里發送群通知
尤其是新生班
家長和老師還不太熟悉
家長很難發現異樣
無獨有偶
另一所小學一年級的班級群
家長們也收到了此類繳費信息
一位自稱是“張老師”的人
在班級群內發送收款接龍
要求家長們以紅包形式
繳納學雜費199.5元
萬幸的是
被真正的張老師及時發現
并第一時間拆穿了謊言
劃重點!
寒假結束,新學期來臨
類似案件屢屢發生
家長們請警惕以下幾類詐騙類型
一、假冒子女類詐騙
騙子盜取學生的微信號、QQ號后,冒充學生本人向其父母要生活費,或者以發生意外、生病等為由,要求家人轉賬匯款。
注意:凡是孩子通過手機短信、QQ、微信等聯系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定要謹慎,務必與孩子本人視頻溝通或當面核實,以防錢財損失。
二、謊稱孩子出事類詐騙
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家長通訊錄,冒充學校老師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假借 “孩子身體不適或上課途中突發疾病急需醫藥費”等理由,趁著家長慌亂的情況下催促轉賬,以此騙取錢財。
注意:家長一定要存好老師的電話,接到類似電話時要保持冷靜,先聯系學校老師或當事人,不要盲目匯款。
三、助學金類詐騙
騙子冒充學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員,謊稱有針對貧困學生的助學金,提供信息辦理相關手續便可將助學金轉入家長賬戶。在獲取相關信息后,他們又會以繳納相關費用為由,讓家長轉款實施詐騙。
注意:助學金、助學貸款等政策信息通常會通過學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網站、公告欄、班級群等)發布,不要輕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不要向陌生賬戶匯款。